“科学”助力教学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科学课程实施调研组到楚雄一中调研指导工作
冬日的龙泉书院,多了几分萧瑟。深黄的银杏叶渐渐隐匿,枯干的小荷凌乱在风中,但龙泉精神依然熠熠生辉。12月11日下午,教育部科学课程调研指导组罗星凯(教育部广西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周文胜(教育部广西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河南省郑州市教研室原主任)、冯士季(教育部广西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教授)、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彭璐、楚雄州教育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春德一行莅临楚雄一中开展“科学教育课程实施”调研指导工作。

实验室实地考察
调研组深入“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楚雄一中王珊老师向调研组介绍实验室相关情况:2022年9月以来,楚雄一中以“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为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根据学生的学情和知识储备精心备课,设计课堂教学实例和任务项目,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能动手、善创新。
课程内容包括无人机科普、机器人科普、图形化编程、人工智能科普等。教学内容有理论部分,也有实践部分。例如:无人机的飞控技巧训练、机器人的组装、人工智能与视觉识别原理、传感器、主控、执行器的原理及使用等。截至2024年9月,楚雄一中共组织学生参加了国家、省、州级比赛七场(次),参赛学生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学生现场演示了模拟实验,深受调研组好评。

深入课堂观课
为深入了解楚雄一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研组一行分别到录播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就七年级四班、八年级一班、九年级二班开展生物、物理、化学学科课堂观课活动。并针对新课标理念与新教材改革下的学生素养培养给予老师们中肯的教学建议。



召开座谈会
为更好地了解楚雄州关于“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召开座谈会。会上,调研组一行分别听取了楚雄一中、楚雄师院附小、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关于“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工作汇报。楚雄一中华进昌副校长从学校基本情况;建立健全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强化科教队伍研训;多措并举,深化科学教学改革;打造品牌活动,开展特色课程;盘活科教资源,培育示范学校方面进行汇报。并提出了学校在科学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我校初中科学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依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差距。二是学校科学实验室基础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对创新拓展类实验尚不能开展,不能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的科学实验活动。三是云南省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中物理(50)、化学(30)、生物(40)等学科进行折分计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调研组一行对楚雄州“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情况作指导讲话:一是肯定了学校很重视科学教育课程,希望各校对目前存在的困难要充满信心,相信潜力无限、能力无限;二是在“双新”改革之下,要做好科普教育、科技活动、科学课程三科融合;三是要落实“四实”,即普实、实验、实践、实效。四是要树立“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教与学方式的革新,全面助力科学教育课程的落地与实施。



对本次调研活动,楚雄一中杨宝生书记、陶颖校长表示,科学教育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关键作用,加强科学教育是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双减”的必然要求,楚雄一中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关心支持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培养,强化资源支持,持续夯实科学教育基础。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书写盛世华章。

供稿:教科处
编辑:党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