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泉荷畔育新苗,入职培训砺师能
——楚雄一中新教师岗前淬炼记

仲夏时节,楚雄一中龙泉书院古韵悠悠,荷花池畔碧叶连天,粉荷亭亭,缕缕清香随微风萦绕,为这百年学府平添几分诗意与生机。在这荷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校2025届新教师入职培训第二周课程如约而至,以“作业设计之智”启思,“教师礼仪之美”润德,“班级管理之策”固本,“教研助力成长”赋能,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引领青年教师扬帆启航,奔赴教育的星辰大海。
责任筑基,叩问初心

6月16日,龙泉讲堂内,楚雄一中王联海副校长为新教师们带来“青年教师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责任与担当”专题讲座。王副校长以“白纸绘新篇”作喻,强调责任担当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他围绕“教师应具的七种精神”和“职业教师九问”,从选择教育的初心、教师角色的定位、育人生态的营造,到爱心奉献、人格魅力、反思意识与职业激情的培养,层层递进,引导新教师深刻反思,锚定职业坐标。新教师们深受触动,明确了肩负的责任与前进的方向。

6月17日上午,李加升老师聚焦“作业设计、批改、补偿”主题。他提出,作业设计须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实际,实现分层化、个性化;作业批改须严格遵循规范,做到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同时强调试讲演练与补偿教学对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李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为新教师掌握教学关键环节、提升课堂实效提供了清晰路径。
礼仪润德,优雅立范

6月18日上午,李美芬老师在龙泉讲堂主讲“教师礼仪与职业素养”。讲座以“做学生的优雅榜样”开篇,系统阐述了教师礼仪的价值、职业形象的塑造、教学准备的礼仪及师生沟通的艺术。李老师强调整洁得体的形象、自信大方的仪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外显,鼓励新教师注重细节,严于律己,在课堂管理和师生互动中展现独特风格与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效仿的优雅典范。
教研引路,团队共进

6月19日上午,李廷菊老师以《新教师在教研组与备课组活动中的成长路径》为题,分享专业成长经验。她结合自身经历,指出新教师应在扎实教学基础上,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投身论文撰写与课题研究,实现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讲座重点剖析了教研组与备课组活动的内涵价值,明确了新教师在其中应有的角色定位与成长路径。李老师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鼓励新教师端正态度,虚心求教,善用集体智慧,在合作中实现专业突破。讲座内容翔实,指导性强,获得一致好评。
文化浸润,爱校铭志

6月20日,新教师们迎来了一场融合技能提升与文化传承的浸润之旅。上午,精研课堂,反思促教:张延婷老师主讲“高效听课评课与教学反思”培训。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详细传授了听课记录、评课议课的核心技巧,强调“带着问题听课、带着思考评课”。培训着重引导新教师认识到深度反思是教学进步的引擎,鼓励其从课堂细节、学生反馈、效果达成等多维度进行剖析,建立“实践-反思-提升”的良性循环。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下午,溯源校史,情系一中:在马世聪老师带领下,新教师们与上届同仁一同漫步绿树成荫的校园,探访楚雄府武庙碑记、碑亭、古意盎然的龙泉书院等承载历史记忆的景观。校史陈列馆内,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文献、一件件实物展品,生动述说着学校从筚路蓝缕到硕果盈枝的发展历程,深刻诠释了“明德、知行、致远”的校训与“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校风精神。新教师们驻足凝望,交流感悟,无不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代代相传的奋斗精神所动容。
薪火相传,爱校力行

随后,上届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围绕“爱校”主题,分享了入职一年的心路历程。他们从“践行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活动”、“传承一中精神”等角度,讲述了如何将对校史的认知升华为对学校深沉的热爱,并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他们真挚的分享让新教师深刻体会到,一中不仅是职业发展的平台,更是实现教育理想的精神家园,进一步坚定了扎根一中、奉献教育的信念与决心。
仲夏荷韵清芬远,杏坛新枝正葱茏。为期一周的培训,既有理论的深度引领,也有技能的扎实锤炼,更融入了百年一中精神的深切感召。在龙泉书院荷香萦绕的氛围中,新教师们汲取养分,明晰方向,砥砺初心。他们如同池中新荷,植根一中沃土,必将以“爱校之心”立“育人之志”,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拔节,为楚雄一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