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代有人才出,各自精彩领风华。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迎来教坛喜讯。在一中这片孕育梦想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引路人,他们如星辰般璀璨,以智慧和热忱掣炬引航,照亮学生前行的路。在2024年云南省基础教育省级系列骨干教师遴选中,楚雄一中高中部的数学学科刘震、地理学科王丽荣获“云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楚雄一中高中部的数学学科钟萍、化学学科张贵云、政治学科李美芬、历史学科施菊祉、历史学科韩启贵、历史学科汪敏、初中部语文学科李廷菊被评为“云南省省级骨干教师”,他们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再添荣光。

省级学科带头人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教育航向。他们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教学艺术,点燃学生求知火焰,成为心灵导师;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梦想的引领者;他们躬耕教坛,将热爱一字一句写成教育的弦歌,是一中人烛照后学的示范引领,用智慧引领学生,用爱温暖学生,用视野与格局激发着学生的内驱力。

刘 震(高中数学学科教师)

刘震,中学正高级教师,199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履高职以来,2016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优课名师”,2017年获云南省基础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一等奖,2017年评为楚雄州“优课名师”,2017年获楚雄州首届“名班主任”称号,2018年评为云南省“优课名师”,2018年被评为楚雄州优秀教师, 2019年指导高(410)班周思婕同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2020年被楚雄州人民政府授予“彝乡教学名师”称号, 2021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动”“静”结合,其境更佳》在国家级期刊《知与学》上发表,并获教育成果一等奖, 2022年,因爱岗敬业、表现突出,被楚雄州人社局授予“三等功”一次,2023年,个人撰写的论文《重视函数定义域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3年晋升为中学正高级教师,同期还32次获楚雄州教科所、楚雄州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楚雄一中所颁发的各种奖项和表彰。


刘震老师工作27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在工作中,潜心研究课堂教学,精心钻研教材考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多次在楚雄州高考研讨会、楚雄州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楚雄州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中做示范课教学和专题讲座。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王 丽(高中地理学科教师)

王丽,无党派人士,中学高级教师。2023年被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认定为“兴楚名师”。同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聘为怒江州、迪庆州和边境县(市)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新高考9门学科送教省级专家团队成员,并参与赴边境县开展送教工作。楚雄州第二届骨干教师、楚雄州第三届普通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楚雄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个人,被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给予“为教育培养下一代做出突出贡献”奖。


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坚守教育教学一线21年,承担班主任工作16年,高考成绩优异。
除干好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作为楚雄州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她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发挥专业专长,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领域民生问题,提交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建议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中心建设,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注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履职期间,她积极参与楚雄州高中教育提质增效调研活动,为楚雄州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践行着委员的职责,被楚雄州政协评为2023年度“履职优秀委员”。
王老师如辛勤的工匠,厚积薄发,用心血浇灌希望。她怀揣梦想、耕耘课堂,以拼搏和智慧不断奔走在教育的道路上;她扎根一线的教育追光者,乐教爱生、砥志思进,誓将课堂打造成铸魂筑梦的港湾;她坚守教育热爱,用爱和责任呵护每一位学生,点亮教育之光,赋能学生行稳致远。


钟 萍(高中数学学科教师)

钟萍,中学数学高级教师。2023年度楚雄州“兴楚名师”,楚雄州 “第二届名班主任”,楚雄州“优秀教师”;楚雄州高中数学“州级骨干教师”;楚雄州第一届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带三届班级均获得“云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研活动开展
在教学实践中,钟老师注重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等步骤,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法等;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她的教学具有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的能力。她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善于通过及时捕捉这些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特色。
在团队引领与发展方面,钟老师以个人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教学风格对其他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其他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通过师徒结对、教学指导等方式,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成长为新的骨干教师。通过组织教研活动、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引导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依托楚雄州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建设项目平台,带领其他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项目,推动整个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倡导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引导其他教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


张贵云(高中化学学科教师)

张贵云,中共党员,化学高级教师,楚雄州第七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楚雄州第二届骨干教师、楚雄州优秀共产党员,高中化学课赛获全国一等奖、全省特等奖、全省一等奖。 在楚雄一中高中部担任班主任19年,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表扬班主任;所教学生多人次荣获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奖励;2004届高考中一名学生被复旦大学录取;2014届所教学生胡安康、孙潇潇双双被清华大学录取;2017届担任班主任所教学生马舒媛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2023届所教学生郭乙璇被北京大学录取。所带班级教学成绩成绩优异。


在高中化学从教23年,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坚持生本课堂的研究与发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辨识探究能力、变化平衡思想、推理认知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践行化学与生活、环保、材料的相辅相成,注重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力争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担任备课组长14年间,和本组老师一起认真钻研高考方向,精益求精琢磨教学细节,突破备考瓶颈,让化学在高考理综优势中做出了贡献。2017-2024年连续7年担任楚雄州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助理,多次为工作室老师开展讲座,并指导五位工作室老师在班主任课赛中荣获一等奖,为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李美芬(高中政治学科教师)

李美芬,中共党员,高中思政课高级教师,云南省省级骨干教师,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专家库成员,楚雄州第一届高中思政课骨干教师,楚雄州第四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楚雄州委青年宣讲团成员。曾荣获“云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云南省第六届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现场授课一等奖;两次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课名师”称号,所设计的课程被云南省教育厅评定为云南省中小学“学科德育特色课程”,两次荣获楚雄州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多次担任楚雄州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评委,被楚雄州人社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这是一个对党的教育事业满怀赤城之心的思政课教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秀。她立足思政课堂,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将家国情怀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立德立志、成人成才,她的课堂,严肃活泼、启智思辨。作为楚雄州委青年宣讲团成员、楚雄州委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她广泛深入到教师党员、青年团干部、学生团员之中,讲授专题党课,受众达三千余人。她善于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国家教育改革相结合、与受众的职业特点和角色身份相结合,并注重挖掘身边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植入心,引发听众强烈共鸣。她多次参加省、州演讲比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赛,荣获省级、州级一等奖,她讲述身边优秀模范,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宣传道德新风尚,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者、时代主旋律的传播者。
这是一个紧跟教育改革、勤于学习钻研、不断求新求变的坚定前行者:她始终把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勤奋踏实、实绩突出,她所带班级政治学科单科成绩在楚雄州名列前茅,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奖”;她紧跟党中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立足自身从事的教育科研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校情学情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改革:实施激情早读读测一体化,提高早读效率;落实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制度,夯实学生基础;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打造“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加强作业管理,控量提质;加强集体备课建设,提升学科整体教研实力;推进初高中一体化衔接,打通初高中衔接的痛点与堵点;强化学科竞赛培训,紧跟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她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扶持后辈,积极承担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先后担任多名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将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州级、校级的各类教学竞赛均荣获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她的字典里,没有终结,只有永不止步、永不停歇!


施菊祉(高中历史学科教师)

施菊祉,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楚雄一中党委办主任、历史教研组长。云南省廖耀明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楚雄州第一届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楚雄州第二届“骨干教师”;省级青年讲师团成员、楚雄青年讲师团成员;“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班”第三期“优秀学员”“优秀党员”“学习之星”;教学论文、课赛多次荣获省级三等奖、州级一等奖等;多次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最受欢迎的老师”“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长”“教学优质奖”“教学突出贡献奖”等。


从教12年来,施老师始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准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工作勇挑重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以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在教学工作中,施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广泛阅读文献,不断充实知识储备;积极参与课改,大胆创新,关注课改新动态,积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注重因材施教,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落实好“30+10”课堂,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灵。所带学科成绩稳居前列。
施老师身为教研组长,心系学校,关注大局。工作中注重发挥自身的引领、辐射作用,勤于思考,谋划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丰富师生学习体验;组织学科组老师精准备课,共商共议,促使大家专业成长;注重对年轻教师的辅导和培养,促进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在她的带领下,历史教研组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教师们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而努力。
施老师以她的智慧、热情和奉献精神,点亮了智慧之光,传承了历史之魂。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施老师和她的历史团队继续以智慧为笔,绘就教育的华章;以匠心独运的精神,创造更多的辉煌!


韩启贵(高中历史学科教师)

韩启贵,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楚雄州骨干教师,楚雄州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云南省“优课名师”。曾获云南省、楚雄州课赛一等奖,被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社厅授予记功奖章。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子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韩老师成果丰硕:他的论文《不反封建的太平天国》发表于《文化研究》;参与楚雄州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在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研究》;在楚雄州教育局组织的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荣获一等奖;2016年被楚雄州教育局评为“骨干教师”;在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课名师”;在2011年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楚雄州历史名师工作室2016年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云南省教育教学论文竞赛组委会组织的教学设计大赛中,《国民革命》,荣获“二等奖”;在楚雄州历史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课堂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楚雄州历史名师工作室2017年微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在云南省教育教学论文竞赛组委会组织的教学设计大赛中,《辛亥革命》荣获二等奖;在楚雄州教育局组织的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启蒙运动》荣获一等奖;2018年荣获楚雄一中教学质量突出奖;2017年荣获楚雄一中教学质量突出奖;2017年荣获楚雄一中高考教学名师;2016年,楚雄一中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楚雄一中云岭优秀职工;2022年,被楚雄州人社局记功;2023年,被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社厅授予记功奖章;2023年,荣获楚雄一中教学质量突出奖;2023年,荣获楚雄一中高考优秀指导教师。
关于教学,他在多年的高中教育教学征程中,韩老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学校“30+10”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注意分层教学,薄弱学生重基础、中等生重运用、优秀学生重思考,让每个层次学生皆有收获。努力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让死知识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知识内化加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主导学生,放手学生,碰撞思维,学会沟通,拓宽视角,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知识。
在团队引领和发展方面:2017—2023年担任学校教学科研处主任期间,为新入职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师父。从备课、上课到课后辅导,全程跟踪指导。新教师遇到突发课堂状况,能第一时间得到老教师的应急策略,助力其快速成长;2015—2021年担任教研组长,2014—2020年担任备课组长。定期组织学科研讨活动,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提前收集教师们的疑惑点,开展专题研讨。分享个人教学经验与独家解题技巧,引导团队成员深挖知识内涵,使课堂讲解更精准透彻。


汪敏(高中历史学科教师)

汪敏,历史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云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中荣获“三等功”,楚雄州第二届高中历史骨干教师,楚雄州第二届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课赛“一等奖第一名”,楚雄州第十届先进工作者,楚雄州第三届普通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楚雄州人社局记功奖励,2024年12月评为“云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多次荣获:教学成绩突出奖、高中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成绩突出奖、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五好文明家庭、建模课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参与编写高中历史教辅《名师伴你行》,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优秀论文多篇。


身为云南省、楚雄州、市骨干教师,他积极承担楚雄州高中历史名师说课比赛工作并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作为楚雄一中的一线教师,他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始终把提高教学效益当作首要任务,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他深入挖掘和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新课程标准,大胆实践素质教育理论。时逢课程改革,他走在课改的前列,积极倡导新课程改革、坚持科研兴教,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并逐渐形成了“稳重、扎实、灵活、细腻”的教学风格。2018年、2019年、2022年荣获楚雄一中“教学质量优秀奖”。2021年1月荣获楚雄一中大数据分析建模课赛“一等奖”。“悠悠初心,学生情缘。”作为班主任,他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去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的关系,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去热爱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来引导、爱护、教育学生。2023年被楚雄州教育体育局评为“楚雄州第二届骨干教师”。2021年和2023年在云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中荣获“嘉奖”。2022年在云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中荣获“三等功”。2024年7月荣获“楚雄州第十届先进工作者”称号;2024年9月荣获楚雄一中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9月荣获教学成绩突出奖、高考目标完成优秀团队;2024年12月成为楚雄州第三届普通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24年12月评为“云南省省级骨干教师”。
在众多的耕耘者中,他是先行人。通过学习与实践,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8年2月参与编写高中历史教辅《名师伴你行》,天津人民出版社发行; 2018年4月论文《多视角深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学习方法》发表于省级刊物《当代中学生报》; 2018年论文《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省级刊物《新一代》,荣获优秀作品“一等奖”; 2018年论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发表于国家级刊物《知识文库》,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9年参与编写校本晚读教材《高中历史》。2020年8月论文《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发表于省级刊物《当代中学生报》; 2020年9月论文《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文化时代》并收录,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1年2月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导入》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教育学文摘》,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1年3月论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分层教学分析》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教育科学》,并荣获国家级期刊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2年5月论文《浅谈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教师教育论坛》,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作为年级的带头人,他自我定位准确,时刻以服务年级师生为己任,“和”字当头,创建和谐年级。他认为管理其实就是做好两件事:“管”是制定规则+严格执行,而“理”则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管”的法宝是“严”——制定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把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年级整体利益的屏障他所带领的级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2023年所带级部两位老师在参加班主任主题班会课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24年一位老师在工会组织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特别是在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中有四个班级提前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政治和生物学科平均分居云南省第一名。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无私的奉献,默默的付出,始终如一。三尺讲台,两尺教鞭,挥洒着他无悔的人生。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李廷菊(初中语文学科教师)

李廷菊,中共党员,一级教师。云南省“方睿名师工作室”成员、楚雄州第二届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楚雄市初中语文工作坊坊主。云南省省级骨干教师、楚雄州第二届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楚雄市第二、第三届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云南省优秀指导教师”、楚雄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楚雄市教育教学能手”,曾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楚雄州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参与语文中考教辅书《面对面》编写工作。


李老师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优秀。2019年至今,先后参与四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双师课堂教学与教研模式研究、五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大单元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2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一)2019年—2023年,她参与国家级子课题《基于名校网教的跨区域网络双师教学和教研模式研究》研究,与江苏省连云港名师团队研究实践了双师课堂教学、教研模式。研究过程中,李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与思考》发表于《云南教育》,并获得2023年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次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赋能语文课堂教学,为提质增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2020年——2023年,参与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五步六环节”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通过研究,进一步规范了语文教学模式,语文成绩取得较大进步。(三)2024年3月,开展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堂模式的探索。课堂改革研究过程中她撰写的论文《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究》发表于《云南教育》。(四)2024年10月,在楚雄一中高中部“30+10”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根据初中部学生的学情,探索践行“162”教学模式(1组课前分享、课中6环节推进、(导学、自学、互学、展学、评学、检学)、课后2类分层作业设计(必做题目、选做题目)。她不断探索并践行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打造高效课堂。通过研究,进一步规范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赋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助力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她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仁爱之心,润泽学生成长。她善于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以“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责任感教书育人,做到因人施教、分类培养,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多可能。她以爱之名,点亮语文教学灯塔,给学生有趣、有情、有魂、有效的课堂,助力学生成为内心温暖、精神充实、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情怀并具备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智慧之光照亮学生前行之路,做有温度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方面,她始终认为:“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李老师注重教研,她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和省市级课题七项并积极撰写论文。课题方面:参与国家级《基于名校网教的跨区域网络双师教学和教研模式研究》子课题研究;参与省级《家校共育视角下初中学生家庭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研究;参与市级课题《初中语文基于名校网教的跨区域网络双师教学和教研模式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名校网教的跨区域网络双师教学和教研模式研究》、《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主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对策研究》。在论文撰写方面,于云省教育厅主管刊物《云南教育》上发表了6篇,于《楚雄教育》刊物上发表了2篇,获奖未发表的国家级、省级论文有7篇。硕果累累。
在团队引领方面,李老师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深耕教坛,求索远行。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她持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组织技巧、教育科研技巧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耕教坛,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汇聚众心,引领协同。担任工作坊坊主期间,她积极辐射引领语文学科团队教师的发展;在担任语文教研组副组长、语文备课组长期间,她致力于引领团队深耕课堂,提升语文教学能力。第三、搭建学习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她担任“楚雄市送教下乡活动初中语文工作坊坊主期间,引领楚雄市初中语文教师定期开展系列研讨活动,赋能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入选“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方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后又培养指导了5名中青年教师,在她的引领下,学员们都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团队教师的交流。李老师和团队们共享共进、共谋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厚植教育情怀,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育事业倾情奉献。
楚雄一中的教师们将奋力拼搏,以笃定沉稳之姿立于云南教育的潮头;以满腔热情谱写新的教育华章。未来的教育路上,楚雄一中将“一盘棋”统筹、“一体化”发力、“一条心”落实,乘势而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通过深度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深耕竞赛强基培养赛道,持续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阳光自信、勇于担当的一中学子。

供稿:教科处
编辑:党委办

END